所況簡介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 理化所)組建于1999年,是以原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低溫技術實驗中心為主體,聯合北京人工晶體研究發展中心和化學研究所的相關部分整合而成。
中科院黨組賦予理化所特色定位:從事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具有市場前景和國防特需的科技成果轉化前期的研究工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成為市場需求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為企業生產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換代以及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理化所現有在職職工51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9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68人。
![]() |
佟振合 有機化學家 長期從事有機光化學研究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 |
周遠 低溫工程專家 長期從事低溫工程技術研究在建立液氮和液氫溫區條件及其應用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 |
許祖彥 激光物理、激光技術專家 長期從事可調諧激光全固態激光和光學非線性過程研究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 |
江雷 無機化學家 長期從事具有特殊浸潤性的仿生多尺度界面材料的研究工作 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 |
吳驪珠 有機光化學家 長期致力于光化學轉換的研究 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學和工程技術為學科背景,以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研究為職責使命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為光化學轉換與功能材料、低溫科學與工程、功能晶體與激光技術、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特種功能材料與生物醫用技術。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及生物醫藥等領域重大需求


全所現有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組。

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理化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國家級獎項17項,省部級、各類博覽會和各種行業協會等各類獎項80余項。

未來,理化所將大力打造1條完整創新鏈和建立2支特色團隊。在功能晶體與激光技術領域,形成集系統集成為牽引、激光器件為核心、關鍵材料為基礎于一體的完整創新研發鏈條,搶占若干戰略制高點。
在低溫科學(工程)與技術領域,形成一支集研究開發、集成制造、工程應用于一體的技術工程團隊,成為全面支撐國家相關領域的戰略支撐平臺;在光化學/功能材料與技術領域,形成一支集關鍵材料制備、核心裝備制造、產業化技術攻關于一體的應用研發團隊,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感光學會、中國化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制冷學會低溫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新材料委員會光催化材料及應用分會等掛靠在理化所。負責編輯出版《影像科學與光化學》學術期刊。
根據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科研布局與發展規劃需要,現面向海內外高薪誠聘特別研究助理和工程師系列人員,誠邀有志青年加盟。
(研究所主頁:http://www.ipc.ac.cn/)


崗位類型及基本要求
1.特別研究助理崗位(博士后)
博士學歷,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
2.工程師系列崗位
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本科生和非應屆畢業生需具有北京市正式戶口;
招聘專業及具體崗位需求
1.招聘專業:
化學、材料、生物、物理、光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制冷及低溫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機械、信息、機電控制、軟件工程、電氣自動化、力學……
2.具體崗位需求:
崗位序號 |
崗位類別 |
專業 |
學歷 |
崗位職責 |
應聘要求 |
1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化學或材料 |
博士 |
分子與材料的精準合成與制備; |
1.身體健康,恪守職業道德。 |
2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化學 |
博士 |
負責太陽能驅動光熱催化材料開發 |
1.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 |
3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化學或材料 |
博士 |
從事基礎研究工作,開展新型分子組裝模式與表征方法研究;協助管理實驗室日常運行及指導研究生;完成課題組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
1.身體健康,恪守職業道德。 |
4 |
工程師 |
化學、生物、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信息等 |
博士 |
1.負責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 |
1.具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 |
5 |
特別研究助理崗位 |
化學、生物、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信息等 |
博士 |
負責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
1.具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
6 |
博士后出站 |
化學、生物、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 |
博士 |
負責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完成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 |
1.年齡35周歲以下。 |
7 |
特別研究助理 |
化學/材料學 |
博士 |
1.開展先進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 |
1.具有博士學位,3年以上高分子材料或復合材料領域研究工作經驗(研究生畢業后) |
8 |
特別研究助理 |
化學/材料學 |
博士 |
1.開展先進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 |
1.具有博士學位,3年以上高分子材料領域研究工作經驗(研究生畢業后) |
9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合成化學 |
博士 |
1.負責有機光電材料的合成及大規模生產及平臺建設。 |
1.具有博士學位,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
10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有機化學 |
博士 |
負責有機合成、光化學合成相關研究工作 |
1.具有博士學位,年齡35周歲以下。 |
11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物理化學 |
博士 |
高檔光刻膠研發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
12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化學/材料 |
博士 |
1.協助完成課題組清潔能源/功能高分子方向科研任務,發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學術論文。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以及化學、材料等理工科背景,年齡不超過35周歲。 |
13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材料 |
博士 |
1.協助完成課題組降解塑料方向科研任務,發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學術論文。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以及高分子材料科研背景背景,年齡不超過35周歲。 |
14 |
特別研究助理 |
材料學/物理學 |
博士 |
1.機器學習方法應用于材料性能研究 |
1.具有博士學位,物理學專業優先 |
15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有機化學 |
博士 |
1.負責具有可逆光酸功能的新型光敏劑的設計、合成及其光療機制研究。 |
1.具有研究生學歷、博士及以上學位,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
16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光學 |
博士 |
1.負責激光器工程化改進。 |
1.具有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激光或光學相關專業(含激光、光電子、機械、材料力學、精密儀器、信息與軟件等)畢業。 |
17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光學 |
博士 |
1.負責光束質量控制技術研發。 |
1.具有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光學或自動化相關專業(含激光、光電子、機械、材料力學、精密儀器、信息與軟件等)畢業。 |
18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光學 |
博士 |
1.負責機、電、熱與自動控制等學科專業研究,總體設計與優化工作。 |
1.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激光相關專業(含激光、光電子、機械、材料力學、精密儀器、信息與軟件等)畢業。 |
19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光學 |
博士 |
1.負責機、電、熱與自動控制等學科專業研究,總體設計與分析工作。 |
1.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激光相關專業(含激光、光電子、機械、材料力學、精密儀器、信息與軟件等)畢業。 |
20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光學 |
博士 |
1.負責效應的熱力仿真。 |
1.具有博士學位,兩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 |
21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工程熱物理/制冷與低溫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等熱工方向 |
博士 |
1. 低溫技術研究以及面向各種應用需求的相關低溫設備研制; |
1. 具有博士學位; |
22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工程熱物理與動力工程 |
博士 |
1.制冷與人工環境新技術、新型壓縮機及熱系統研究; |
1.具有博士學位; |
23 |
特別研究助理類 |
工程熱物理/制冷與低溫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等熱工方向 |
博士 |
1. 熱泵技術與制冷技術研究,以及面向各種應用需求的相關設備研制; |
1. 具有博士學位; |
相關待遇
(一) 特別研究助理崗位
1.薪酬標準
參照理化所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執行,并且,研究所對優秀特別研究助理按照10萬元/年、20萬元/年、30萬元/年分等級給予額外績效支持(目前已支持9人,總支持績效150萬/年),博士后薪酬最高可達萬元/年。
住房保障:另享 4000元/月住房補貼,以解決住宿問題。
3. 福利待遇:繳納國家規定的各類保險、公積金及年金,享有帶薪休假、體檢等福利待遇。
4. 職稱評定:在站期間可參加職務晉升、崗位聘用,在崗位聘用評議時,優先傾向優秀科研青年人才。
5. 科研項目:推薦申報“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資助項目” “博士后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人才計劃。
6. 未來發展
出站博士后可以優先留所工作,并為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發展空間:
a) 納入事業編制,解決個人及配偶北京戶口,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問題;
b) 設立項目研究員(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及項目副研究員(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優秀者可直接聘至相關崗位;
c) 合同結束后,符合條件者可申請中科院“引才計劃”青年項目B類(正高級,科研經費200-800萬,安家費200萬)和理化所“青年人才”(副高級,科研啟動經費100-200萬,安家費50萬)等人才引進計劃;
d) 理化所設立所長基金,支持優秀青年人員開展原始創新、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及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e) 設立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崗位,以項目副組長或第二項目負責人等形式鼓勵在項目中起骨干作用的優秀青年人才承擔項目;
(二) 工程師系列崗位
1. 解決北京戶口,納入事業編制管理;
2. 工資待遇等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有關規定執行;
(以上內容最終解釋權歸理化所,歡迎咨詢)
招收條件
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 renjiaochu@mail.ipc.ac.cn,郵件主題為“崗位序號-學歷-姓名-學校-專業-高校人才網”,本啟事長期有效。
聯系方式
單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29號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190
聯系人:孫老師 聯系電話:010-82543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