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進高校做教師的好處有很多——工作穩定,學術氛圍濃厚,不用坐班……還有一年兩次的帶薪假期(寒暑假)。
哪怕到手工資不高,有寒暑假作為彌補,按工時平均下來,工資也還算可觀。
然而,教師的超長假期卻引來部分人眼紅,網上甚至發起了「該不該取消教師寒暑假」的討論。
不少人覺得,教師一周就上幾節課,平時雙休節假日一個沒少,還有將近三個月的寒暑假,沒必要。
甚至有人提議,應該取消教師寒暑假。
在他們眼里,教師平時的工作就很輕松,寒暑假更是清閑,應該找點事情給他們做,不能讓他們閑著。
這番言論很快引來教師群體的吐槽:“教師有多清閑,你們來當一下就知道了,什么都不懂,還要指點江山!”
首先要知道,寒暑假的存在是寫進法律條文里的。
我國《教師法》規定了,教師享有權利包括: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國家這樣規定自然有它的道理。
一方面,寒暑假不是放給教師的,而是放給學生的。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需要假期來放松學習狀態,舒緩學習疲憊感,更可以利用假期去接觸社會,開拓視野。
寒暑假的存在遵循了教學規律,有利于學生教育與成長。
一些網友打著“為了教育”的旗號提議取消教師寒暑假,認為取消假期后教師可以教得更多,學生可以學得更多,殊不知,寒暑假的存在恰恰對教育具有正面作用。
教師的寒暑假是由工作性質決定的,如果眼紅這項福利,歡迎來應聘教師。
另一方面,經過長時間的教學,教師也需要假期來調整身心。
一項調查顯示,高校教師周工作時間為52.3小時,遠遠高于勞動法規定的44小時,并且在法定節假日中,高校教師平均每天仍有4.4小時處于工作。
這也就難怪,在「該不該取消教師寒暑假」的問題上,不少教師表示歡迎:只要讓我朝九晚五準時下班,我愿意取消寒暑假??!
教師工作清閑,其實只是社會的認知偏差。
由于教師工作性質特殊,工作中經常需要思考和學習——這些都是外人看不見的勞動,上下班的邊界并不清晰,意味著教師群體的工作時間實際會更長。
同時,上述調查也指出,即使在寒暑假期間,高校教師的周工作時間也高達32.9小時。
正所謂“放假不等于休假,休假不等于休息”,即使是寒暑假,也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毫無顧忌地放松。
那么,高校教師寒暑假都在忙些什么呢?
01.科研
教學和科研是壓在教師身上的兩大壓力,而科研往往是重上加重。
高校普遍實行「非升即走」,科研任務要求嚴苛,青年教師不得不疲于奔命,“真正要做科研的,都是沒有假期沒有上下班的?!?/b>
圖源:知乎@起風了
再加上“35歲門檻”,許多項目、獎勵等申請都是有年齡限制的,苦不堪言的青年教師只能把自己往科研路上逼,趕在時間節點前完成一項又一項目標。
發表論文、出版著作、獲得專利……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評職稱。
圖源:知乎@Toy
關于職稱有多重要,具體看之前的文章《高校青椒,為什么我勸你一定要去評職稱?》
數據顯示,職稱越高的教師,寒暑假工作時間也就越長。
02.指導碩博
寒暑假大學生放假,但研究生仍然有科研任務,相應地,導師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具體工作包括指導學生實驗、審閱論文等等。
圖源:西安工程大學官網
如西安工程大學就發布通知,要求全體導師在暑假“加強對返鄉研究生的學術指導”“合理安排學習和開展科研,同時加強對留校學生的管理和指導,確保學習‘不斷線’”。
03.學術會議
假期正是各種培訓、會議開展的時候。
除了本職工作之外,有些教師在假期還要參加學術會議。這些會議,有學校要求參加的,也有教師自身為拓展學術資源而參加的。
各項會議,交流、分享、學習所耗費的時間也并不少。
04.照顧家庭
哪怕不工作了,教師還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
寒暑假是學生放假,也是教師子女放假的日子。所以對于有家庭的教師來說,寒暑假還有一大重任,就是照料孩子。
關于教師寒暑假都在忙什么,以上僅總結了一些常見事項。
當然了,除此之外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比如:
▍往期內容
>>《研究生“內卷”,是從搶不到宿舍開始的丨高才情報局第40期》
>>《七成高校教師無博士學位,為什么博士找教職還這么難?丨高才情報局第39期》
>>《上財研究生,從央企到送外賣:省省吧,研究生還沒那么慘!丨高才情報局第3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