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高校人才網第六屆“訴說 · 碩事博事人生事”有獎征文活動(點擊查看詳情)已陸續收到不少朋友的投稿,我們將陸續發布一些投稿作品。畢業/求職/職場/創業/升學路上有感而發?那就趕緊投稿吧~投稿郵箱:web@gaoxiaojob.com
作者簡介
波妞,95年的高校青椒
座右銘:less is more
任何人看到冒號的前半部分都會用兩個字來形容我——勵志,但是我既沒有遠大的志向,也沒有懸梁刺股,逆天改命,遠談不上勵志。
所以今天沒有振奮人心的曲折故事,只有一個普通女生普通的高校上岸史,如果我能做到,那你也能。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大概是遺傳了我媽的脾氣,我從小就要強,所以成績還不錯,但也只有成績還不錯這一個特長。
從小到大我仿佛就干了一件事——好好學習,小孩子也不知道什么出人頭地,因為沒有見過更大的世界,也就沒有渴望,就知道考得好,爸媽會開心。
就這樣,我高考考到了一所211高校,因為經濟原因,我只能盡力考個好成績拿獎學金,減輕爸媽的負擔。由于我把別人用來體驗豐富多彩生活的時間都拿來學習,所以我大學成績也還不錯,最后保研到北京一所985讀碩士。
01.
畢業迷茫期:可以允許自己試試錯
碩士畢業在2021年1月份,受疫情的沖擊,就業情況尤其慘淡。
因為決定離開北京回到二三線的家鄉,加上專業就業方向比較狹窄,我的選擇可以說是沒有選擇,于是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毫無目標,有什么考試就都去試試,國考省考選調生事業單位考試,我都考過,也都一一失敗了。
后來聽說有同為碩士的朋友去公立大專院校任教,待遇還不錯,這才轉變思路,一心撲在高校教師招聘上。但這條路開始也并不盡如人意,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
1.畢業時是一月份,高校都還沒開始招聘;
2.沒看到招聘信息,與機會擦肩而過;
3.好不容易有合適的崗位,但是因為專業名稱不同無法報名。
決心要去高校工作后,我開始著手準備,并抱著一條道走到黑的打算,不再考慮其他工作。
02.
堅定準備期:認真對待每件小事
我的高校上岸準備工作可以稱得上無所不用其極,步驟如下:
1.把我所在地區所有的公立高校都找出來(大專+本科)一一進入學校主頁,找到人事處,翻看近三年的招聘公告,推測自己今年有沒有機會,把有機會的學校主頁收藏,每天刷一遍。毫不夸張,我可以很及時地知道某所學校發布的招聘信息,比任何公眾號都快。
2.給有可能招聘的高校打電話,發郵件,聯系校友,把自己的情況說清楚,問有沒有機會,大致什么時候招聘,大部分人事老師還是很友好的,但也存在不理人的情況。
3.對招聘時間大概有一個估計之后,開始著手準備筆試和面試(購買正裝),筆試除了個別學校是考察專業知識外,一般都是一些常見的科目,如公共基礎、職業測試等,所以在等待機會的同時,我也早早開始準備這些科目的筆試。
終于在經過半年的浮沉后,我在7月份迎來了我的機會,而且出乎意料的是本科院校,興奮之下我立刻投入了緊張的筆試準備階段,發布招聘公告的時間距離考試僅有一周,而且還冒出來一科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科目,我第一時間找朋友要了考試資料,買了課程,買了書,馬不停蹄開始學習。
筆試備考階段我每天大概有12個小時的專心學習時間(早7:30—晚11:00),空余時間會在手機上刷題,看時政等,但七天的時間遠遠不夠。
幸運的是由于疫情原因,備考時間由一周延長到了一個月,備考強度不變,時間拉長,我只能不停地學習,但當時也沒有奢望能夠上岸,畢竟是本科,畢竟報考的人一定不少,我只是想讓自己盡力不后悔。
這個月內耗費的不完全統計的物資和書
筆試成績出來的時間距離面試只有兩天,這兩天我把課件做好,找研究生導師提意見,一遍接著一遍,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最后終于上岸。
這篇攻略被我寫得有點像流水賬,我想了想是因為我的經歷真的非常普通,每一步你也一定都經歷過,如果非要說哪一點讓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就是我對待找工作的每一個流程都很嚴肅,都很認真,都想盡最大的努力完成。
還有一點,不要小看那些失敗的經歷,是所有失敗的累積和對成功的渴求促成了最后的結果,every step cou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