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找高校的工作時,一看見“民辦”,就馬上pass掉了,因為他覺得:”公辦有編制,民辦沒編制,去民辦和去企業沒什么不同,工資還比企業低?!?/span>
所以他們認為:公辦>企業>民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這里有兩個習慣性認知的問題。
01.“民辦一定沒編制嗎?”
如果民辦高校一定沒編制的話,為什么有的民辦高校在招聘時,會說「入職就給編」呢?
圖源:知乎
02.“民辦待遇一定低嗎?”
既然一般認為「民辦和企業差不多,有編的普遍待遇不高」,那么”民辦待遇一定低“的說法又是哪來的呢?
為了解決這種疑惑,今天本文就講講“民辦有無編制、民辦與公辦的編制區別,以及待遇”那些事吧~
· 壹 ·
公辦編制都在縮減,民辦會有編制嗎?
可能會有,但不是我們理解的傳統事業編。
去年三月份,山東省2021年師范類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上,位于德州平原縣的山東某民辦學校負責招聘的人員表示:“只要通過學校自己組織的筆試和面試,就能拿到事業編?!?/b>
對方還補充道,這不僅是學校單方面的意思,而且從這一年開始,平原縣里每年會給他們學校30個事業編,連續給三年。
這就讓人疑惑啦,一般來講:公辦院校是國有事業單位,具備正規的編制名額,現在公辦都不一定有編制,而民辦院校的主體組織一般為某某集團,他們哪來的編制名額呢?
民辦學校的工作人員是這么解釋的:“和公辦學校的事業編制略有不同,我們的事業編制是在政府備案,但是老師的工資和五險一金等費用是由學校負責。假設學校停辦,縣里將接收所有帶編制教師?!?/span>
高校人才網之前發布過一篇關于“高校常見編制名稱”的干貨文《同樣是高?!妇幹啤?,你真的了解它們的區別嗎?小心別被名字騙了!》,從中可以了解到:真正的事業編制,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此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采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由于公辦事業單位屬于國家,總得來說還是花的國家的錢。
而民辦院校的編制來源,就有點類似“備案編”,比如他們也會在政府備案,但也有很大區別——
- “備案編”人員工資的發放是由地方財政進行預算撥付;而該民辦院校的編制,待遇由學校出。
- “備案制”的編制隸屬于學校,人走,編制空出來,留給下一位;而該民辦學校是即便自己無了,政府還會給有編的老師安排新的工作。
乍一看第二點,似乎該民辦學校的編制,也能受到《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保護和約束。
但民辦院校的編制,其實還有諸多限制。
“在編,但屬于體制外”。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覺得眼熟?沒錯,民辦院校的編制實行的其實是報備員額的管理方式。
來源:諸暨市委編辦
來源: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政府官網
以浙江省諸暨市為例,我們可以看到:
民辦院校的編制,實際上是“可按同類公辦事業單位核編標準的50%核定民辦報備員額”得到的,“人事管理參照公辦事業單位執行”。
換成大白話——“編制有的,不過是員額管理;人事管理官方也有文件,不強制,民辦可以參考設置?!?/b>
既然「此編非彼編」,人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綜合考量那些說自己“有編制”的民辦院校。
· 貳 ·
如果民辦學校停辦,政府如何管理民辦院校里帶編的老師?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舉例的《諸暨市推行民辦事業單位報備員額注重三明確》文件里也有明確說明——
“民辦事業單位不執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可參照同類公辦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政策,按在編教師、醫護人員人數和同類公辦事業單位的崗位結構比例進行崗位設置;同時自主設置崗位聘任條件和考核辦法。民辦報備員額人員不能直接交流調動到公辦事業單位納入編內管理,流動到公辦事業單位的,應按新聘用人員公開招聘有關規定執行。”
一旦民辦高校停辦,政府接收帶編制的老師后,大概率會提供一些工作機會,比如去公辦院校。
但是所謂的“有編”,由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事業編,就只能采取聘用的方式重新入職了。
再談談民辦待遇。
剛才我們了解了,民辦高校的待遇是由學校自己出的,所以待遇的高低和學校情況緊密貼合。
來源:教育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379號(教育類343號)提案答復的函》
不過教育部也有文件支持表示:
“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稱評聘、培養培訓、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而且,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是享受同等教師的人才引進政策的?!?/span>
也就是說,除了“經費財政不保障,人員財政不供養”,符合條件的民辦院校和公辦的事業單位,在對高校老師的待遇上,是可以適用同一套標準的。
但僅僅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不同民辦高校的待遇存在云泥之別……
由于民辦高校,并非真正納入公辦事業單位的編內管理,所以還是學校的事情自己說了算。
沒入職之前,根本不知道從口袋里摸到的是什么口味的巧克力。
· 叁 ·
哪些民辦高校值得去?
綜上所述,由于現在公辦院校也很少看見實名編,所以關于編制問題,不能完全以公立私立來劃分,符合條件的民辦學校,也可能提供員額管理的所謂“編制”。
那么,想了解民辦院校的朋友,應該如何選擇呢?
01.看地區
比如浙江、廣東、山東、海南等都有民辦高校是按照事業單位相關規定提供員額編制,再進行人員招聘的。選擇地理位置比較好,交通也很方便,報考難度也不高的;如果有經濟方面的考量,建議先就業再擇業。
02.看綜合待遇
有的民辦院校不僅愿意給編,還會提供教師公寓、高額的綜合補貼、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到手的收入加上學校提供的切實生活保障,實際可支配的收入也許比想象中更多。只要學校不關門,生活工作也能夠兼顧。
03.看門檻
對比只要博士的無編公辦院校,一些民辦院校招人仍是碩士起步;而且高效招碩士普遍喜歡卡專業,民辦高校崗位多,學科多,人才的選擇也會多一些。
04.看學校實力
有些老牌民辦大學的發展還是可以的,在當地小有名氣也就不缺生源;一些綜合類民辦大學,學校師資力量很強,環境優美,硬件設施很好,還有很多外聘教師,這樣的高??沙掷m發展能力也會更強,工作更穩定。
結語
世上無法一蹴而就的事情太多,很多普通一線教師會選擇先在民辦獲得高職稱,再尋找機會調到其他公辦院校。這樣的迂回路線雖然坎坷,如果最后能實現目標,也不失為另一條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