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高校招人,動輒幾十上百萬安家費的,在我心里并不是“加分項”。安家費多,套路也多,坑也多。比如說:博士剛入職不久,安家費沒拿到多少,稅已經被扣得差不多了……
△知乎熱門問題
當你沒有通過考核,學校除了讓你退還安家費外,離職賠償金甚至比安家費還高……
△山西某高校一女博士辭職,被高校索賠51萬
所以,每次被問起如何看待“高校安家費”問題時,我都會回答——你別看高校怎么說,你要看高校怎么做。
01.
“安家費的金額和發放方式,提前商量有用嗎?”
明明是才簽好的合同,安家費也事先和高校談好了「給多少,怎么發」……為什么還會發生“新博士入職半年后,被扣稅將近十萬”的問題呢?
安家費的事情可以提前商量好,但商量,不一定管用。
△高校的“翻臉”案例
當高校對人才十分渴求的時候,對于安家費的說法可能是非常積極的。
“安家費一次性發放”、“考核不過不用退安家費”、“安家費免稅”……諸如此類,都表現出了高校對人才的渴求。
可是,在真正的合同當中,只寫了“見參考,按照……標準”的字樣,當求職者問起“這些參考文件在哪里”的時候,高校又回答:“以前的過期了,新的暫時還沒出來”。
于是誰也不清楚,參考和規定的標準到底是什么?
得到一些口頭承諾,再被高校催著入職,稀里糊涂簽下合同,這不就被狠狠“拿捏”了嗎?
除了和人才簽的合同,有些高校還另外發布了《教職工離職管理暫行辦法》(提前看過也沒用,高校還會更新的)。
而文件里的內容,對想要離職的大學老師們來說,無疑是不利的。
△離職退還,還要補償;職稱越高,交得越多
02.
“安家費交不交稅,高校說了算嗎?”
入職前,高校說“安家費免稅”;入職以后,高校的安家費換了發放方式,結果還是要交稅。
這是因為,高校只可以決定安家費的發放方式,而《稅法》里資金的發放方式不同,都有不同的納稅規定。
說白了,高校決定了怎么交,《稅法》才知道你要交多少。
有的高校會簡化成一句話——“公對公不納稅,自己拿要納稅?!?/b>
這話有問題嗎?這些具體的場景,來幫助你理解↓
安家費屬于“工資薪金所得”
這里列舉幾種常見的安家費個稅計算方法,僅供參考:
第一種:完全按照工資收入,直接算作當月“工資、薪金所得”,最高可以按照45%的最高累進稅率,計算個稅;
注意:需要結合老師個人的工資收入、專項扣除等因素綜合考慮,否則容易出現稅率跨檔、繳納個稅大幅增加的情況。
第二種:把安家費比照全年一次性年終獎金收入的算法(可以選擇并入或者不并入),不并入,分攤到12個月后,根據稅法規定計算個稅;
注意:實發數和應發數差距會較大。
第三種:這也是相對公平的一種,由于安家費具有遞延性質,所以將收入按照合同期內的服務年限,分攤到每年,再分攤到每個月,根據稅法規定計算個稅;
注意: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錢拿得越晚 ,其購買力就越低。所以對于老師來說,早一點發完其實更好。
安家費的一部分轉入科研啟動經費
許多高校在引進高層次人才時,提供的科研經費有限,這也影響了科研成果的產出。
所以,一些高校就會和人才協商好,調整安家費與科研經費的金額,安家費的一部分按照《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據實報銷,最終達到提高科研預算與減少個稅的作用。
注意:屬于【部分高?!康亩悇招袨?,并不普遍。
完成個人購房后憑發票進行安家費領取
注意:一般來說,個人賬戶收款,無論你是基礎人才購房補貼,還是高層次人才的購房補貼,在撥付時,都是未扣稅全額撥付;在收到購房補貼后,同樣應當依法繳納稅款。
(有些人說,“我有同事收到了補貼沒扣錢!”,可能……人家只是還沒來得及扣。)
有些高校把「安家費」和「購房補貼」完全區分開,購房補貼專門用來買房,不交一分稅,作為購房款直接打到開發商賬戶。
最重要的是,看當地的住房貨幣化分配政策。有的是限額免征個稅,有的則是符合條件全免。
把安家費當做按照一次性偶然所得,按照20%的稅率,計算個稅
(有這種說法,但不太可行)
注意:2017年,鐘南山院士建議的是:對科研獎勵(劃重點?。┛梢园凑?0%的偶然所得稅率一次性扣稅;
而安家費的金額較大,按照“工資薪金”算,稅率一般都會超過20%;若是強行適用偶然所得的規定,可能會涉嫌違規。
03.
其他高校安家費相關稅務政策參考
廣州市《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業務問題的通知》(穗地稅發【2004】64號):對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而發放的一次性安家費,不超過5萬元的,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超過5萬元的,其超出部分可按簽約期限平均分攤計算。
財稅字〔1994〕20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3號: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如果你還有疑問——
“高校安家費為何不能免稅?”
“安家費的扣稅比例,為什么每所高校都不一樣?”
……
可以見《高校巨額安家費,實際到手差太遠?博士人才究竟能拿到多少?》一文,本文主要對「安家費」的納稅問題,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補充。
有人覺得:高校招聘信息里的“安家費一次性發放”,很好?等到入職后才發現,原來是和當月工資一起一次性給完,結果稅率高達45%……好像也沒有那么好了呢~
無論如何,納稅光榮;以上整理內容僅作參考,實際應用請參照相應的法律原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