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一個正準備去某公辦大專面試教師崗的朋友,給我發來一篇關于教育部新政的文章,并表示:“我有點沒看懂……這寫得啥意思???大專院校也要加強考核,搞「非升即走」啦?”
“公辦大專也會非升即走嗎?”
“官方文件里到底寫了啥?”
“博士去公辦高職院校值不值得?”
……
大專高職院校們,到底卷度如何?我們一起來看↓
· 壹 ·
目前為止,有多少高職院校在“非升即走”?
近幾年,深圳的高??偸谴蝽憽熬硗踔酢钡牡谝粯尅热缯f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近三年都在采用聘任制聘用管理。
信息來源: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第1批教師、輔導員招聘公告》
二者都是全國大專院校的頭部院校,深職更是大專里的全國TOP1,列在“雙高計劃”(??评锏碾p一流)之中。
就拿2022年的招聘條件來說,深職的用人標準仍是碩士起步,其考核方式是“筆試+面試”,錄用方式是員額制管理。從深職近期錄用的人員名單來看,博士都是預聘-長聘制,碩士都是聘任制。
信息來源: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官網
據了解,深職的老師們有五年考核時間,通過考核就能有編制,但是從深職收簡歷的數量,以及高職的副教授職稱數量來看,即便考核標準不算高,深職里“精英卷精英”的壓力還是不小。
不過嘛,深圳高校獨一檔,大家也習慣了。
所以,筆者還整理了一下同批次的其他9所A檔高職院校們的招聘情況。
盡管沒直接寫出“預聘-長聘”以及“按聘任制”錄用人才,但從A檔里其他九所高職院校的招聘信息中也能看到:大部分“雙高”職校,已經實質性地在實行“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了。
(以下根據高校部分招聘信息整理,僅供參考)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仍提供編內崗,要求碩士以上。”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柔性聘用或項目引進人才,要求碩士以上。”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執行事業單位人員控制總量管理。”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仍提供編內崗。”
天津職業大學 “……簽訂聘用合同的人員,應按照合同約定完成崗位職責。”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教師崗位錄用人員自錄用次年起計算,3年內未能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學校有權予以解聘。”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員額制管理。”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應屆畢業生試用期為12個月,其他聘用人員試用期為6個月,試用期過后定崗定級。”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考核期五年。”
既然高職大專里的TOP學校們都在實行“非升即走”了,改變往往從上到下,那么“未來其他普通的大專高校們,還會有多少編制提供呢?”
國內高校的整體招聘趨勢,顯而易見。
官方9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通知》,更像是不可阻擋的洪流中一個“信號”.
對于想去大專當老師的碩博求職者來說,哪些信息值得注意呢?
· 貳 ·
想去大專求職,你值得注意的重點
01.競爭人數增加
創新團隊建設要把教師能力提升作為核心任務,加強專項培訓……創新團隊成員應包括公共課、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和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企業兼職教師,“雙師型”教師占比不低于50%。
首先,雙師型教師是指“雙證”教師或“雙職稱”教師,即“教師+中級以上技術職務(或職業資格)”,如“教師 +技師(會計師、律師、工程師等)”;
官方要求50%,有的地方省份把比例提到了65%,“雙師型教師”比例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加強了高職老師們之間的競爭。
02.考核條件變多
“在考核評價、職稱晉升、“雙師型”教師認定等個人發展,以及學歷提升、境內外訪學研修等專業發展方面,要將參與創新團隊情況作為重要依據,優先考慮?!?/span>
對于大專老師來說,如果想要升高級職稱——教學業績、年度考核結果、技能大賽數量、指導學生競賽獲得的各類獎項、立項的工作室項目、服務企業的專利轉化、其他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門采納的報告等與考核直接掛鉤。
03.強調末位淘汰
各地各校要建立本級創新團隊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對偏離目標任務、建設效果較差的,應實行動態調整。建設期滿后,要進行綜合評價和考核驗收,經驗做法和建設成果要凝練總結、推廣應用,不達標的應視情取消項目承擔資格。
如今,許多普通的公辦大專院校已經不再提供編制,當大專老師們還在等待擴編的同時,未來也會迎來更加繁復的項目考核要求;一旦老師們沒有完成考核任務,高校就會調整崗位,甚至不再續聘,強調了末位淘汰。
最后的話
一直以來,很多人以為:“非升即走”的考核方式多是公辦本科院校在用,科研任務重,又人才扎堆,池子里的老魚新魚,都盯著那幾口“面包”。
所以,一些人紛紛把目光轉向,獲得編制沒那么難的公辦高職院校。畢竟既有安家費,又有編制,還沒有科研壓力……可是,難道高職永遠都會這么“香”嗎?
俗話說,“再好的團隊都會有后5%/10%/20%…”。對于想入職高職院校的青年碩博來說,時來易失,赴機在速,或許早點看清時勢,做好準備盡快上岸,才是緩解焦慮最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