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g id="086t1"></big>
    <pre id="086t1"></pre>
      <p id="086t1"></p>
    1. <p id="086t1"><strong id="086t1"><small id="086t1"></small></strong></p>
        當前位置: 高校人才網資訊觀點熱議>寒門博士逆襲,選對專業有多重要?丨高才情報局第45期

        寒門博士逆襲,選對專業有多重要?丨高才情報局第45期

        發布日期:2022-09-29 作者:小高 閱讀量:271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從事的是古生物研究;網絡走紅的科普作者張辰亮(@無窮小亮)學的是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被央視點贊,一天漲粉30多萬的95后科普博主水星是浙大考古系在讀博士……可見,優秀無關專業,只要有理想有追求,最終也能出人頭地。


        去年,博士黃國平因為一篇博士論文致謝而走紅。


        出身寒門,孤苦無依,黃國平博士一路和命運死磕,最終打開了中科院的大門??部赖慕洑v和真摯的情感深深打動了網友。


        此外,黃國平博士的專業也引起討論——有人說,計算機是最能夠讓寒門子弟改變家境的專業。



        還有人說,幸好黃國平博士讀的是計算機,不是生化環材等“天坑”專業。




        寒門博士逆襲,選對專業有多重要?


        不如再看看另一個故事——“從放牛娃到北大博士”的肖清和。


        出生于安徽潛山一個小山村的肖清和,自小家境貧寒,因為付不起學費,同齡人都去上學了,而他只能一邊放牛一邊找書看。


        后來,在母親的努力下,肖清和才得以重返中學,最終考上北京大學,并于2009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如今在上海大學任教。


        不像計算機,哲學并不是熱門專業。


        不僅如此,“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從事的是古生物研究;網絡走紅的科普作者張辰亮(@無窮小亮)學的是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被央視點贊,一天漲粉30多萬的95后科普博主水星是浙大考古系在讀博士……


        可見,優秀無關專業,只要有理想有追求,最終也能出人頭地。


        寒門博士逆襲不是靠專業,而是靠自己。


        哪怕不是計算機專業,以黃國平博士這樣的韌性,相信他也會收獲不一樣的人生,源源不斷汲取知識的動力才是真正讓他改變人生的關鍵。




        而這件事也反映出現代社會“功利化”讀書的傾向——


        01.

        你都博士了怎么會找不到工作?


        社會節奏加快,讓很多人產生急功近利的心態,企圖靠專業/學歷逆襲便是功利主義的體現。


        社會默認高學歷就能找到工作,導致找不到工作的博士仿佛成了“異端”;一部分人更是高舉“學歷無用”旗幟:讀到博士還找不到工作,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


        “博士還找不到工作???”輕飄飄一句話,卻為博士帶來切切實實的焦慮。


        陜西科技大學副教授武建鑫指出,高校的專業設置一般遵循市場邏輯和學術邏輯?;A學科以及人文社會學科偏向學術邏輯;工程類專業以及管理類、商業類專業偏向市場邏輯。


        這也就部分解釋了為什么人文類專業的就業情況沒有理工類專業的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選擇人文類專業從一開始就不是沖著好就業去的。


        前文提到的肖清和博士曾說過,“文科研究建立在大量文獻基礎上,是需要積累的。若想要做出一篇有深度、厚度、傳承度、有生命力的著作,就必須得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span>


        然而,在現實中,社會甚至高校對于一個專業好壞的衡量標準往往簡化為“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甚至是“能不能賺到錢”。



        02.

        你都博士了怎么會收入不高?


        隨著用人單位提升招聘門欄,學歷成為了“敲門磚”。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許多人選擇加入考研大軍。


        但博士跟碩士不一樣,很少有人是出于“將來好就業”這樣的想法而讀。


        一方面,讀完博出來就快30歲了,你愿意耗這個時間嗎,年齡因素首先就勸退了一部人;另一方面,博士生的要求與碩士生相比只會有增無減,經歷過碩士生階段就知道,不適合就是不適合。


        所以讀博更多是出于自我追求,用“錢途”來衡量是不合理的。


        堅守窮專業的博士,不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最終有一天可以賺大錢,而是他們愿意堅守自己熱愛的事業,為了這份事業甘之如飴。


        更重要的是,一些工作,尤其是科學研究,可能并不會給個人帶來高回報,但是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價值。哪怕是被稱為天坑專業的“生化環材”,也是國家發展和建設的基礎。


        只談就業“錢景”不僅是在制造焦慮,更是抹殺人才的遠大追求。



        03.

        讀博究竟是在讀什么?


        在一條“你為什么讀博”的問題下,我看到形形色色的回答:


        - 有人說,為了去高校當教師,能有時間陪伴家庭,想要的就是與愛人、孩子相伴的生活;

        - 有人說,自己小時候就夢想做一名科學家,因為喜歡科學所以決定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

        - 有人說,對世界充滿好奇,期望通過讀博離真理近一點,因為有追求,無法心安理得地躺平;

        ……


        種種回答,大致可以總結為理想與熱愛。



        假如為了高收入而讀博,一旦無法實現金錢目標,人就難以獲得價值感。只有真正熱愛自己的專業/工作,才不會輕易否定自己。


        要知道工作帶給我們的不止有金錢,還有工作成就感、被尊重的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帶來的滿足感是巨大的。


        生活不止一種,成功更沒有定義。


        人生沒有絕對正確的路,只有適合的路,專業也是如此。既然選擇了,就應該忠于自己,即使當下沒有達到理想, 也應該努力讓當初的選擇變成正確的選擇。


        有人為名利讀書,也有人為理想而讀書。當我們走得太遠時,切莫忘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往期內容

        >>《高校教師自爆收入:大家都是博士,待遇怎么差這么多?丨高才情報局第44期》

        >>《高校、公務員編制打破,未來還有“鐵飯碗”的崗位嗎?丨高才情報局第43期》

        >>《“國內高校迎來退休潮”,進高校就會變輕松嗎?丨高才情報局第42期》


        來源:   高校人才網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網站轉載請注明來源,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高校人才網
        百萬碩博人的擇業平臺
        高校直招
        5000+單位官方入駐
        簡歷直投
        20W+職位一鍵投遞
        {{checkTextOne}}
        {{checkTextTwo}} {{checkTextThree}}
        + 上傳
        默認此選擇
        + 上傳
        {{checkTextFour}}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无码,无码免费公开视频,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之一,国产日韩欧美高清无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