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校人才網收集的碩士博士求職問題來看,不少碩士博士常常糾結于【大專還是本科?民辦還是公辦?】的問題——
“公辦沒編制,感覺和民辦差不多?!?/span>
“公辦高校人事處的老師總是含糊待遇,弄得我心里直打鼓,會不會是坑呢?”
“公辦我進不去,民辦說白了就是企業,我這個學歷去哪個大廠都可以高薪,去民辦有什么好處呢?”
“雖然是本科院校,可惜是民辦的,隔壁公辦大專好像更穩定一點,但是大專的待遇應該沒有本科院校好吧……”
通讀本文,減少疑惑!
“民辦大專、本科的待遇和公辦的差別有多大?”本文搜集了部分高校真實從業人員提供的崗位待遇信息,表格如下:
(均是工作一兩年的普通講師、輔導員崗、行政崗、其他教輔崗等)
· 壹 ·
公辦大專VS民辦大專的待遇區別
(想先看本科院校的可以下劃到第二部分)
待遇問題和學校的經濟條件直接相關,而學校的經濟條件和投資人(組織)息息相關。
換句話說——“學校有錢了,才有錢發給老師?!?/span>
公辦:經費來自于國家財政撥款。
民辦:民辦院校由社會集團、集體及個人投資,學校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學費和住宿費等,自負盈虧。
先說說公辦大?!?/span>
通過以上表格的數據,我們能夠看見:新疆、廣西、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的公辦高職院校們,給到老師們的待遇,一年平均下來,每月到手近萬;甚至像廣東這種經濟強省里的公辦高職,老師們的年薪能夠拿到近30萬。
不僅如此,其雙邊公積金的水平也遠遠高于民辦大專的水準,甚至還比一部分民辦本科院校的待遇還高。
這是為什么呢?
01.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實際補貼
2019年起,我國教育部、財政部就實施了“雙高計劃”,中央財政每年將投入二十余億元到職業教育中,集中力量建設高水平高職學校。
02.地域因素
一般來講,東部沿海地區的公辦大專教師收入會高于內陸地區同等條件的教師崗。特別是在廣東和江浙滬一帶,地方經濟強,政策傾斜多,沿海公辦大專教師的平均年薪超過10萬元是平均水平。
03.??圃盒5慕處煃徫?,理工老師更多
與本科院校不同的是,??茖W校更多培育的是技能型人才。我國“雙高計劃”重點扶持了56所高職院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而其中大部分被扶持的專業都是理工類專業。
比如說: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程測量、精細化工、通信技術、電信工程、機電一體化、航海技術、物聯網等等。由于大部分公辦大專引進的老師多是理工科高層次人才,所以學校投入的科研經費,也比綜合類院校要更多一些。
可以總結:主要還是因為公辦高職院校有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所以教師待遇比較高。
再說說民辦??啤?/span>
有人說:“民辦??频睦蠋?,是離職率最高的教師,平均兩年就離職了?!?/span>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民辦大專受一些客觀因素限制,對人才來說確實不太有吸引力。
01.民辦??苾烖c
工作相對輕松、一般不需要坐班、科研水平要求不高、進入門檻較低(大部分招聘需要碩士,有些崗位本科即可)
02.民辦??迫秉c
工資低、社?;鶖档?、生源差、職稱認可度不高、平臺低、未來發展“天花板”太低,很多老師將其視作“跳板”所以離職率高。
· 貳 ·
公辦本科VS民辦本科的待遇區別
提到公辦本科與民辦本科,一些影響教師待遇的共性因素,可以參考上文“公辦大專VS民辦大?!辈糠?。
不過民辦本科和公辦本科在部分方面,與??圃盒^別很大。比如說——
01.民辦本科院校普遍具備資金實力
同??葡啾?,民辦本科的學費要遠遠高于公辦本科、公辦高職、民辦高職,一學年的費用至少上萬,部分專業甚至達到了幾萬的費用。
對于學生家長來說,同樣的高考成績,比起???,能上本科,即便多花錢只要能承擔,也是要去的。
根據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一些民辦本科院校的學費不降反升,因此,他們不但沒有通過裁員的方式減少人力成本,反而是加大投入,引進新師資力量。
不過擴大總體投入不等于實際個體受益,這一點還需要碩博人才們在求職時,廣泛了解信息,多加辨別。
02.如今想進公辦本科,「博士」學歷已經是基本門檻。
公辦本科院校的待遇想要實現年薪六位數,甚至七位數并非難事。公辦高校的待遇除了本身國家財政的支持、地域經濟影響,學校性質、崗位設置也占了很大比重。
省屬高校、省部共建高校、部屬高校等的學校性質都不一樣,對老師們待遇有何影響?可以參考《不清楚會吃虧!原來高校隸屬關系不同,待遇差別這么大!》一文。
全國哪些地方的公辦本科院校的待遇好,哪些地方待遇普遍較低?可以參考《25個省份平均工資出爐,南北地區哪些高校在薪資高地上?碩博人才如何選?》一文。
與民辦本科相比,公辦本科院校的薪資待遇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管理條例》執行,所以不同崗位對待遇的影響,直接與其職稱發展掛鉤,對此可以參考《“入職高校后,我大失所望?!苯處?教輔/行政…這些崗位的發展差別真的很大!》
從公辦本科院校的待遇上看,頭銜越高的高校,在解決教師安家費、食宿、戶口、子女教育、編制等方面的專屬福利,成了吸引人才的“標配”。
于是,在眾多高校之中,公辦本科的待遇不能單純用“月薪多少”來衡量,其所配備的各類優質資源,才是對人才們來說最有價值的東西。
不過,由于公辦本科“僧多粥少、頂層內卷”,「帶編崗位工資低」、「不帶編崗位“非升即走”教學與科研壓力巨大」等負面影響,也時刻影響博士人才們的決斷。
· 叁 ·
同樣是本科、高職院校,如何選擇公辦、民辦?
如果把本科和本科比,高職和高職比,那自然還是公辦優于民辦;
如果是公辦高職和民辦本科相比,就會有一些人才陷入糾結——“本科發展已經比??朴星熬?,要不要為了公辦的牌子,放棄民辦本科院校呢?”
其實,由于大專院校的生源較差,所以??圃盒F毡椴恢匾暯處焸兊目蒲心芰?,為了吸引生源,學校更強調本校學生的就業率。
因此,需要自問“是否喜歡指導學生參賽、指導學生的自考論文、各類學校評比材料的準備等工作?”
行政類事務多了,自然影響做科研的時間,盡管高職院校對科研能力的要求不算高,但是職稱還是直接相關的。
“能不能平衡行政、教學、科研?”等,也是需要求職者考慮的問題。
另外,由于公辦高職院校至今為止仍有不少帶編崗位,博士們的簡歷也紛紛飛向了高校人事處的郵箱……如今碩士想要入職口碑好的公辦高職也不算容易。
盡管民辦本科沒有公辦大專穩定,但是選擇先去民辦本科積攢教學經驗,讀博再跳公辦本科的碩士人才也不少。
所以,建議求職者們擦亮眼睛,盡快尋找合適自己的機會。
最后,如果你想求職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崗,有從業經驗的老師可以教學生社會經驗,如果簡歷上只是著重描寫了優秀的學術成果,可能就會屈居那些「匹配的工作經驗+優秀的學術成果」的簡歷之后。
如果是瞄準了行政崗,能夠體現自己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很強的活動經歷,在簡歷上添上幾筆,可能就比其他求職者多幾分勝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