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g id="086t1"></big>
    <pre id="086t1"></pre>
      <p id="086t1"></p>
    1. <p id="086t1"><strong id="086t1"><small id="086t1"></small></strong></p>
        當前位置: 高校人才網資訊求職攻略>記疫情期間高校裸辭后的求職逆襲之路

        記疫情期間高校裸辭后的求職逆襲之路

        發布日期:2022-09-26 作者:Kenneth TAM 閱讀量:194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我其實是一個對職業目標不太明確的人,之前的求職也算是哪里有機會,我就去哪里的那種情況,就像蒲公英一樣,飄到哪就是哪。因此,我在疫情期間的求職之路也就變得更加坎坷。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我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最后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


        2020年注定是個讓全世界難以忘卻的一年。隨著一月份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到在全球范圍內肆虐,給全球人民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病毒對人體的危害,更是給各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一場大災難??v觀每天的新聞,除了是感染人數的最新數字,還有全球各行各業面臨的生存危機。


        回到我的實際生活當中,我總能看到我身邊的朋友基本處在三個種類的處境:


        一是公司無法繼續生存而慘遭裁員的;

        二是在夾縫中艱難生存的企業中茍延殘喘,拼命掙扎著的;

        三是極少數在單位中職位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安然生活的。


        而我卻是那個被人認定為奇葩的另類,獨立于上述三種人群的種類——在被貼上穩定標簽的單位里選擇裸辭的人。


        最近我在求職APP上看到一個職場話題的文章,說三十多歲的人都怎么樣了。文章里提到三十歲的人沒有剛出校園的人有活力,體力和知識都遜色于他們。我卻不這么認為,三十歲的人正因為有過一些職場經驗,更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正如熱播劇《三十而已》傳遞給大眾的,三十歲的人,不僅能夠在職場中大放光彩,還能兼顧家庭。這部劇非常應景,適時宜地給我們步入三十歲的人打了滿滿的雞血,非常勵志。


        我其實是一個對職業目標不太明確的人,之前的求職也算是哪里有機會,我就去哪里的那種情況,就像蒲公英一樣,飄到哪就是哪。因此,我在疫情期間的求職之路也就變得更加坎坷。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我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最后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



        我想謹以此文記錄下在這個特殊時期艱難求職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每一個路牌和求職之路的每一個地標,獻給自己以紀念,也斗膽獻給所有同在求職之路上的同仁,分享一些自己的拙見,與有相同經歷的勇士互勉。以下是我總結自己求職之路的六個階段:


        · 壹 ·

        第一階段:決定裸辭期


        經過深思熟慮,我毅然決定裸辭。具體的原因我就不在這里闡述了,這也是出于對原單位的尊重。


        離職后,身邊的朋友都問我,為什么選擇在這個艱難時期裸辭,說這時候找工作真的很難。但是和我有工作交集的校內教師、以前的同事大多都能理解我的難處,只能由衷表示惋惜和佩服我的勇氣??傊?,我希望表達的重點是離職是需要考慮清楚利弊和要有相當的勇氣的,特別是裸辭。


        在決定辭職的時候,我考慮了以下的問題:


        01.自己是不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或者說是不是已經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了?


        對于這個問題,我當時認為:


        首先,刨除工作本身的問題,邊完成工作邊找新工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工作量擺在那里,所以沒有時間頻繁和新單位的HR溝通和完成面試的。


        其次,隨著新學期的開始,越晚提出離職申請,手上負責的工作就會越多,交接也就越困難。本著對單位最后的一點熱愛,我選擇在學期一開始就離職,盡早交接和指導新人。


        02.自己現有的存款夠支撐自己多長時間的求職期?


        這就有點像企業在面臨疫情帶來的影響一樣,看看自己的資本和流動資金還能撐多久。


        我根據自己的存款和一些投資理財產品的總額,除上自己的日常開銷、貸款、自己承擔五險一金的費用和其他開銷之后,得出基本可以維持五到六個月,相信這個時間應該足夠找到新工作了。


        我規劃找到新工作的理想時限是兩到三個月找到工作,中等時限是三到四個月,底限時限是五到六個月。


        03.社保和公積金怎么辦?


        由于本人不是上海本地人,所以經過咨詢上海人社局,非上海本地戶籍的不可以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考慮到將來辦理退休需要連續交金15年,所以只能委托熟人的公司或者外面代繳的公司幫忙繳納五險一金。這個確定好了,我就在提離職的同時馬上找到了代繳的單位。



        · 貳 ·

        第二階段:理想求職期


        剛剛離開單位,瞬間覺得自己原來緊繃的弦,一下子得到了放松——終于有了自由的時間讓自己充分支配了。自己稍微休息了幾天,就開始投簡歷了,剛開始還是信心滿滿的。


        在這個階段,我一開始希望投遞高校國際交流或其他單位外事相關的崗位,然后我就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況和相應的崗位描述。


        我發現盡管從自己的主觀角度來說,專業、能力和興趣和這個崗位都比較符合,但是弊端就在于簡歷上列出來的崗位都沒有體現,只能通過列出相關工作內容來說明,還是比較難讓招聘人員在沒有深入面談就覺得合適的。投簡歷后少有的回復和僅有的幾次面試印證了我的想法。


        · 叁 ·

        第三階段:情緒調整期


        由于前面投簡歷初嘗挫折感,在上一階段只是估計疫情期間招聘崗位不多,但并沒有預期到實際困難會比預想的要艱難地多。由于當初給自己規劃的一到兩個月的理想時限馬上就要到了,結果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失落感油然而生。


        在頭兩個月里,我僅僅只考慮心儀的崗位。但其實頭一兩個月是有同行院校學院給我電話,問我是否愿意應聘他們的同類型崗位。我在溝通中告知了我希望從事的崗位,招聘人員給我的回應:一類是暫時沒有我心儀的崗位在招,另一類是盡管他們知道我的興趣和想法,但是畢竟從前從事的崗位確實不是全職在外事業務上面的,和其他競爭者相比,還是處在弱勢的。


        就這樣,在第二個月結束(理想時限過完)時,又扣了一滴血,挫敗感更強了。


        這種挫敗感給我帶來的心理影響其實很大,伴隨的就是迷茫和焦慮開始找上門。我開始感覺自己的理想世界敵不過殘酷的現實,畢竟以前求學和找工作都算順利。



        所幸身邊的朋友和同時離職的同事持續的開導和鼓勵,我開始從情緒的低谷中爬出來,反思自己在求職時的問題以及后面剩余的時限內我要如何調整和規劃。經過和身邊的人力資源專家前輩溝通過后,我做出了如下新的規劃:


        1.靜下心來好好剖析自己;

        2.重新給自己做職業定位;

        3.制定合理的求職期安排。


        · 肆 ·

        第四階段:重新出發期


        有了新的規劃,感覺自己如釋重負,新的規劃仿佛讓我這只飄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找到了燈塔。


        經過仔細地分析自己的學歷背景、知識儲備、工作經歷、項目經驗、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和我情況相近同事的求職經驗和新工作,我開始考慮自己可能適合的求職崗位目標(先不考慮是否會大量被拒,但也不是天馬行空地考慮完全沒可能的崗位),設定分級求職志愿。


        我規劃的第一志愿是高校的外事工作崗和企業的外事行政或國際市場崗,第二志愿是人力資源培訓崗或者英語教師崗,第三志愿是活動策劃運營崗或檔案管理崗。


        有了這三個層級的求職崗位志愿,我開始不斷拓展自己的求職渠道。從一開始的只知道在各大主流求職平臺、上海地區各大高校招聘官網等傳統平臺查閱招聘信息,到懂得每天刷各大上海求職信息公眾號發布的信息,到后來原同事推薦的上海人社局網站的事業單位招聘公告、上海高校人才網下的高校招聘和事業單位招聘欄目和“國聘官方網站”。


        另外,找工作也需要做到“線上+線下”,我還會提前看上海市人社局,上海市教委在中國上海人才市場聯合主辦的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會暨高校畢業生面洽會每一期的參加企業,一有心儀的企業或合適的崗位,哪怕只有一家意向企業,也會報名參加,去現場面試和投遞簡歷。我相信,只有持之以恒和拓寬渠道,才有獲得更多的機會,盡早找到合適的工作。


        ▲騎共享單車去面試


        說到這里,一個和我同時間離職的同事則采用了一個在我看來非常極端的方式。他在各大招聘軟件上“報復性”投簡歷,不管什么崗位,瘋狂海投。他說一鍵投遞非常好用,廣撒網,撈大魚。結果,很大一段時間內也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


        對于這種方式,一是完全沒有針對性,二是就算接到面試電話也不知道崗位的工作內容、福利待遇、公司背景等信息,所以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 伍 ·

        第五階段:心理成長期


        隨著求職意向越來越明確、信息渠道越來越豐富,我收到的面試或筆試的通知也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明顯比前面的幾個階段要上一個臺階。


        當然,在這一階段,我也明顯感覺到自己心態平和了、能力提升了、方向明確了。相信在這一個階段中,我能夠尋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機會。下面,我將從這段時期的經歷和改變來做進一步的闡述:


        我經歷了什么?


        01.被拒了非常多的應聘申請


        通過上述各種求職渠道,我發了近千份不同的崗位應聘申請,也收到了二十多次HR電話溝通、面試或筆試的機會。應聘的過程中,本來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通過面試發現不適合自己的崗位,當然,我會拒絕并主動要求終止應聘流程。


        同樣道理,通過面試和筆試,招聘單位也有可能會覺得我并不適合他們的崗位,所以收到的被終止應聘流程的郵件、短信或電話通知也會很多。


        隨著自己拒絕和被拒絕多了,說實話又會開始經歷挫折感,但這個時候,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強大很多了,所以很快能夠得到調整。后面拒絕應聘單位或被應聘單位拒絕時,慢慢就變得從容自若了——因為我知道我值得更好的。


        02.結識了很友善的招聘人員


        在應聘的過程中,我覺得,如果最終招聘人員在認定我不適合他們崗位的情況下會主動聯系告知應聘結果的,就是尊重應聘者的了,起碼他們會認為應聘者和招聘者是平等的。


        另外,在面試的過程中,我還遇到過招聘人員盡管覺得我不適合他們的崗位,但是會給我很多指導,告訴我為什么不合適,如果我對這類崗位很感興趣的話,我需要學習什么知識和關注什么信息。也有的招聘人員會耐心指出我簡歷里的問題和給出修改意見,最后衷心祝福我早日找到如意的工作。


        畢竟現在還是屬于疫情期間,很多用人單位選擇網絡面試作為初面的形式。我遇到大多網絡視頻面試,由頭到尾都沒見到過面試官的樣子,從正式開始面試到結束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視頻畫面。


        直到有一次,我面試一個上海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在我從會議等待室被HR老師拉到網絡會議室的時候,我發現學院領導和其他面試官都是開著攝像頭的,他們會首先主動和我揮手打招呼,歡迎我參加他們的網絡視頻會議初面,然后再告知我因為需要保證網絡通暢,他們需要關掉攝像頭。


        正是因為這樣簡單的一個說明,讓我在整個面試過程中都能夠感受到這個單位的人性化和對面試者的尊重和鼓勵。先不說面試結果如何,較其他部分單位的網絡面試而言,這次我是感覺最輕松的,自我感覺也是表現得相對較好的。


        總而言之,對于HR給的建議,一定要認真思考。他們好的建議,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03.遇到過不友善的招聘人員


        除了上面提到的網絡面試首先不開視頻的,我在面試的過程中還遇到了少數認為現在求職正是賣方市場——求職者供大于求,由此擺出一副高姿態的招聘人員他們的表現是言語、行為或思想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尊重求職者或著向求職者過分壓低開出的工資,反正他們認為這個崗位你不來,自然會有人來。


        我遇到過最極端的一個情況是,HR一上來就歧視高校工作過的人,認為高校出來的管理人員都是無法適應私企高強度工作量,每天喝茶看報紙,很作很矯情的。當時我是明確表示對她強行貼標簽,不尊重面試者的言語表示強烈的不滿和抗議,另外我也直接指出了面試過程中感覺到他們教育機構的不專業性,顯然這種單位就不要考慮了。


        一開始我遇到這樣的面試人員,會驚訝得發懵。后面就懂得要適度合理地反擊,畢竟雙方本應該是平等的關系。如果對方不尊重求職者,甚至踐踏求職者的尊嚴,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正常渠道進行投訴或者公開事實?,F在很多招聘平臺或者企業人力信息網站都有反饋渠道,大家都可以對這些公司寫面經或者評價的。


        對于這類招聘人員,關鍵是不要把他們說的話放在心里,畢竟不要拿他們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個世界無奇不有,就當是見見世面罷了就好了。


        我得到了什么?


        01.深化了自我認識程度


        通過這段求職經歷,一是正如前面所述的自我剖析,不斷調整自己的求職方向和策略,二是一次一次的自我介紹和根據每一次面試的崗位要求向招聘者和面試官呈現崗位認知和匹配程度,讓我得以不斷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的機會是原來的工作生涯中從未有過的,感覺比以前在學校寫檢查的時候要深刻得多。


        02.提升了心理承受能力


        正如前面所述,經過了這么多的磨練,我學會了把每一次收到應聘單位發來的拒絕信息看作“家常便飯”。正如一個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在其推文里說的,“應聘單位拒絕了你,很多時候并不是自己不夠優秀,而是應聘單位對他們所發布的崗位比你更了解得更深入,這個崗位不適合你而已。


        所以收到婉拒信息時,根本不必過分在意,更不應該懷疑和否定自己”。我就是看到了這個以后,學會了用這個角度來看待每一次的求職失敗,就不會覺得心里那么不舒服了。求職某程度上真的就像找另一半一樣,需要看緣分和機會的,所以我認為求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去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03.鍛煉了“自我推銷”技能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面試,向招聘人員、部門領導做自我介紹、崗位認識和匹配程度,我不斷調整自己的說話策略,讓自己的說辭更有針對性、讓重點變得更突出,不斷嘗試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試圖展現最好的自己。


        隨著自我陳述的次數越來越多,我發現自己說話時變得更加堅定和自信。個人陳述結束后,我發現面試官問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說明打動面試官的程度更高了,高效地向面試官傳遞信息,好比醫生常說的“靶向治療”,“對癥下藥”很重要!


        04.優化了時間管理策略


        在找工作的這段時間,畢竟脫離了原來坐班的生活,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都歸自己完全自由支配,合理利用時間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每天睡覺和周日休息,我每天都會給自己安排刷招聘信息的時間、學習時間、鍛煉時間、休閑時間和應聘時間。我想正是因為沒有了工作進度的壓力,如果不好好規劃時間,人的惰性很容易滋生和發酵。


        因為自己有考教師資格證考試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計劃,我需要大量看備考書、做習題集、背知識點。針對自己沒有接觸過的崗位,每每參加面試前我都會盡可能詳細地收集行業、崗位、單位的相關資料,這樣才能更從容地面對面試,讓面試官覺得自己是準備充分的,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想想每天這么多事情要做。因此,不合理安排時間的話,一定會效率非常低。


        在求職的路上,為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勞逸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會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去看看上海的名勝古跡(像古鎮和名人故居什么的),去一些文化氣息濃一點的景點逛逛,也會去進行一下體育鍛煉。當然,趁著周末,軋軋馬路(逛逛街),在家追幾部好的電視劇或者看幾部評分較高的電影或者和朋友聚聚餐也是不錯的選擇。至于旅游嘛,疫情期間還是盡量少安排為妙。


        05.嘗試了更多獨特機會


        在求職的這段時間,我非常有幸可以幫助其他高校老師一起做項目。他們知道我離職了,我和他們說我現在空暇時間也比較多,也非常希望積累一些專業的經驗,多學習點不一樣的東西。他們也非常支持,所以也給了我很多鍛煉自己的機會。


        跟著他們做項目,我從來沒有想過要什么回報,因為我覺得積累到的知識和經驗,那就是最大的收益。因為他們的項目正好是人力資源和職業素養方面的,關于求職觀,我深受啟發。在這個過程中,我還積累到一些人脈。通過他們,了解他們的故事,也是受益匪淺。



        06.掌握了更多新的知識


        我是一個在家比較難聚精會神的人,所以上海圖書館就是非常不錯的學習好去處。除了星期天和星期一(星期一上海圖書館閉館),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的自習室里。


        在這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我閱讀了好幾本與自己擬應聘崗位的相關書籍,也把教師資格證的兩門理論課程考試的教材都通讀了兩遍,并畫出了重點知識的思維導圖,以便自己后續高效地記憶和復習考點。圖書館的學習氛圍確實很濃,所以我感覺在圖書館里每天都收獲滿滿。


        此外,各大招聘平臺的手機客戶端都有很多招聘、簡歷、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在線課程和文章,這些都對自己找工作歷程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也是我經常關注和學習的。


        07.獲得了新的收入來源


        我利用自己在乘坐地鐵的時間,閱讀了理財基礎知識的書籍,并嘗試用自己少量的閑錢做了一些理財投資,每個工作日還有少許收益。


        通過閱讀這些書籍,我還上網查了一些資料,看看別人的理財經驗,雖然不能說有很豐厚的收益,但是合理支配自己的閑錢進行理財,多多少少還是能在求職期間的個人財務上幫補一點的。有收入也總好多零收入嘛,畢竟自己還是有日常支出的。但我深知,閑錢理財只是錦上添花,切忌當作自己的主業,沉迷其中,忽視風險。


        在這個階段,我非常有幸的是我之前一個同事推薦我到他們培訓機構做兼職英語老師。一方面,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臨時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鍛煉了自己的授課技巧和人際能力,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目標實現的方式。


        ▲在培訓機構兼職


        · 陸 ·

        第六階段:收獲成功


        經過了四個月多的求職之路,我最終通過了一家跨國大公司的終面,而我也決定了入職這家公司。


        回顧這段艱難的求職之路,我發出了五百多封求職申請,經歷了二十多個面試,最終通過了入職這家公司所有面試。說實話,這家公司其實一開始并不在我的求職目標范圍里,更應該說是運氣,我偶然發現它的崗位描述中所要求的能力和要求正好符合我的實際情況。


        經過慎重的考慮,我發現對于三十而立的我,更應該考慮穩定和現實,尤其是在疫情情況和大量應屆生初入勞動力市場的情況。


        正如前面所說的,這段求職之路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在不斷地在求職的各個環節被拒絕中磨煉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而且更多是在尋覓合適職業機會的過程中認清自己、認清理想、認清現實的過程,并且不斷調整自己的求職方向。


        這段過程,讓我明白了什么工作適合自己,什么樣的工作并不適合自己。很慶幸通過這一段經歷,讓我獲得了觀念和思想上的妥協和進步,最終能夠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和生活方式,這才是真正的成長。感謝這段求職之路,讓我能夠找到通往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的正確道路。


        結 語


        感謝高校人才網組織的本次2020高校人才網第四屆征文大賽,啟發我將今年這個特殊時期的求職路上的經歷和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并分享給大家。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更可以鼓舞同在逆境中成長的同胞們,衷心希望各位同在求職路上的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和不斷堅持,也能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機會,在五彩斑斕的職場上叱咤風云,綻放光彩,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


        總而言之,對于像我一樣目標不算明確的人來說,求職之路實屬不容易,然而獲得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的辦法,唯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這就需要通過找準自己的目標和看清行業的情況,二者缺一不可。


        今天的逆境一定會成就我們明天的成長,讓我們共克時艱,一起在逆境中成長。


        我堅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更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2020年7月25日

        于中國·上海


        - 本文選自高校人才網第四屆征文大賽 -


        來源:   高校人才網V(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高校人才網V”,如需轉載,請聯系獲得授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高校人才網
        百萬碩博人的擇業平臺
        高校直招
        5000+單位官方入駐
        簡歷直投
        20W+職位一鍵投遞
        {{checkTextOne}}
        {{checkTextTwo}} {{checkTextThree}}
        + 上傳
        默認此選擇
        + 上傳
        {{checkTextFour}}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无码,无码免费公开视频,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之一,国产日韩欧美高清无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