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關于求職成功的文章,而是關于各種求職失敗的反思。關于成功,我還在路上……我是一只“初生牛犢”,敢想、敢做,但在一次次失敗后,我才發現,光有“敢”,有一份往前沖的傻勁是遠遠不夠的。
《大明王朝1566》里邊有一句經典臺詞:“做官要三思,思危、思退和思變?!边@是說做官得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對的地方、危險的地方,知道危險的地方,再退到安全的地方完善自我,同時等待機會,一旦有機會,就要努力抓住去改變當前的處境。
當時看電視劇的時候,只覺著這話說得頭頭是道,適用于官場。如今置身求職路上百味雜陳,回想此話恍然大悟,這個道理不僅適用于官場,亦適用于我們人生面臨的每一次挑戰……
01.
思?!l現問題
我是2020年的畢業生,2019年下半年就開始為畢業后的去向謀劃,擺在眼前有兩條路:一、讀博,二、求職就業。
此時的我抱著徘徊猶豫的心態,既報名了博士招生,又準備了簡歷求職材料,做好了兩手準備。下半年秋招來臨,我意氣風發,自信211碩士研究生畢業,又有著數次實習經歷的我絕不會為找工作犯愁,況且現在到畢業還有大把的時間,我定可以悠閑從容地面對。
在第一輪校招的時候我隨意地投了幾份簡歷,也得到了復試的機會,但我卻未做任何準備,抱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自信參加復試,然而我表現得卻并不理想,結果也可想而知。
當時的我只作自我寬慰:“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處不用,定有它用?!钡诙喰U袝r,我又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投簡歷,得知進入了復試后,我臨時做了一些準備。但這些準備并不扎實,就好像紙糊的兵器,平時練就的本領在短短幾分鐘內,壓根就不能通過這幾件紙糊的玩意兒使出來,所以面試再一次垮掉。
看到周圍的其他同學也有通過校招簽約、定下工作的,我便開始陷入反思——這已不是學歷的問題,而是我自身還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我并未全力以赴,以觀望者的角色,抱著盲目自信、隨意懈怠的錯誤心態去求職定然不會成功;
其次,我并未對求職諸相關事項如簡歷設計、筆試技巧、面試禮儀等做全面、深層的了解;
然后,我在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方面還并不出類拔萃,仍需不斷完善。
以上幾個問題便是我失去幾次寶貴機會的根本原因。
02.
思退 ——完善自我
假期回到家中不久,新冠肺炎的疫情便蔓延開來,隨著疫情形勢日趨嚴重,這場不可趨避的災難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此時的我考博的材料還未準備齊全,需要回校處理,為此我日夜焦慮不安。
最終因為無法返校,材料不全,我還是失去了考博的機會,這意味著畢業后我只能選擇就業。然而疫情對國家的經濟帶來極大的沖擊,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紛紛裁員,就業形勢嚴峻,畢業生們的擇業方向便大多鎖定在事業編制、公務員考試上了,我也不例外。
總結問題,決定方向之后,我安慰自己不要慌亂,不可急于求成。在疫情不能返校不可聚集的情況下,各類招聘考試都推遲了,這何嘗不是給我更長的時間來提高、完善自我呢?
于是我埋下頭調整心態,一邊扎扎實實地準備畢業論文,一邊提高自己的求職技能與工作能力。每天看書、寫讀書筆記、修改論文、練字成為了生活的主要內容,這段時間枯燥無味卻令人心安。
03.
思變——抓住機會
在考編、公考之路上,我這只“小牛犢”也是處處碰壁。毛毛躁躁的我總是鬧出一些令人心梗的烏龍,例如報名條件沒弄清楚、材料未提交齊全、公章未蓋、錯過報名或資格審查時間,那種機會眼睜睜從手中一次次流失的挫敗感讓我陷入到深深的自責之中。于是我將每天瀏覽的公告重要信息與注意事項都摘抄下來,以免再次錯失良機。
在最近一次考編報名中,我將所有的材料一一對照準備齊全,將所有公章確認蓋好,甚至打電話給相關人員咨詢十幾次確認我報名成功,但即使這般小心翼翼,我還是沒有通過第一輪資格篩查,面對這一次失敗我卻淡定從容了許多,因為我至少全力以赴的準備了,面對機會,我不再懈怠,而是積極爭取了,我看到自己的改變,也就看到了希望。
我和大多數未落實就業的求職者一樣,接下來還會有大大小小的各類考試,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挑戰,亦是一次機會。唯有做好萬全的準備、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抓住機會,才能改變如今的境遇。
我是大多數中的少數,卻也是少數中的大多數。我是幸運中的不幸,卻也是不幸中的萬幸?!叭松缒媛?,我亦是行人?!爆F在的我,仍然是求職路上尚未成功的“小牛群”中的一員。我們這群“小?!眰兠ё沧?,在這條路上摸爬滾打,摔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但“長風破浪會有時”,只要不斷反思、不斷完善、抓住機會,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能夠“直掛云帆濟滄?!?!
- 本文選自高校人才網第四屆征文大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