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上海地區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基層文物工作者,確切的說是一名文物總賬管理員,工作內容涉及文物保護與管理、文物庫房管理、文物境內借展等工作,入職已經5年,經常堅守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第一線。
對于我們而言,文物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一旦文物有任何損壞,那么對于先前的任何努力都是一票否決的,因此靠譜這一品質是每個文物工作者所必須擁有的。那么在文物工作中如何做到靠譜?
01.
靠譜在于熟練掌握有關文物安全的知識技能
正所謂職業技能乃立身之本,文物安全的知識技能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理論知識就是各類文物法律法規以及文博單位的規章和制度,文物法律法規比較典型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當然這是針對所有公民的,只是作為一名文博人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和遵守;文博單位的規章和制度規定了文物工作者的日常操作規范和準則,包括文物檔案工作,文物庫房管理工作,文物的提用等等等等。
而實踐技能就是熟練搬運、觀看、包裝文物時的操作手法和注意事項。舉個例子譬如提取書畫、青銅彩陶等文物時是必須戴手套的,并且需要雙手捧持或者一手扶持一手拖底;觀看書畫文物時不得將筆對準書畫,佩戴口罩防止口水沾染書畫等。另外不同類別的文物其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項是不同的,但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文物的絕對安全。
02.
靠譜在于文物安全原則貫徹本職工作
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工作人員習慣稱自己的公司為“廠”,比如騰訊叫鵝廠、阿里巴巴叫貓廠、京東叫狗廠。而我們文博人員習慣稱自己為“古墓派”,可見我們的工作不僅經常和擁有千百歲年齡的文物打交道,而且也顯得更加神秘,公眾也不怎么了解我們,我們也很少出現在媒體的視野中。
然而我們需要更加用心的對待我們的工作,不論是文物的借展、布展、撤展、運輸的過程中,都要時刻要把安全原則貫穿在工作中,需要時刻預判文物在移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隱患,通過與相關工作人員溝通并且做出措施來預防這些安全隱患。
比如文物的運輸,需要時刻跟隨并且監督運輸公司的工作人員,一旦有不符合操作規范的地方需要立馬指出并且改正;又比如同事、領導乃至學術專家在接觸文物時有不妥不規范之處,也要勇于指正,不能因為他是領導他是專家我就退縮、聽之任之,這是不對的,在靠譜的文物工作者眼里,文物的絕對安全才是首要的。
03.
靠譜在于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文物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也有犯錯的時候,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就經常問我們萬一我們在工作中不慎損壞了文物怎么辦?關于這方面我不能多說,我只想說的是從部門到整個博物館再到上級文物行政單位最后到國家文物局,它是有一套上報和處理機制的,最后根據具體情況會有文物修復程序介入。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只能盡量的避免重大錯誤和事故,平常那些小錯誤無論是自己發現還是別人指出來的都必須銘記心中并且懷有感恩之心,最好是拿個本子記下來定期回顧,因為小錯誤如果不加以重視,總有一天會釀成大的災禍。
而一些工作中發現總結的經驗也需要多與其他同事一起分享,最典型的就是文物的包裝,文物的包裝不僅是一項技術活同時也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例如用哪些包裝材料,文物囊匣的選擇,囊匣里減震避震材料的選擇和填充方式,都是非常難得的工作經驗。
04.
靠譜在于敬業、熱愛自己的工作,甘于做冷板凳
文博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而文物工作最忌諱的就是將生活中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從而可能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因此工作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一種非??孔V的能力,明代哲學家王陽明也稱其為:”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span>
文博人的薪資不高,但文博人的人均素質和學歷都很高,其中不乏名校畢業的碩士和博士,且大多近年入職的都是年輕人居多。
而即使是那幾家全國頂級博物館,文博人的薪資也是算不上豐厚,這個社會誘惑很多也非常的浮躁,但是國家政府管理下的文博界卻是少有的一股清流,多的是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熱愛自己的工作,為國家文博事業奉獻自己青春的文博人。
法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愛它?!边@就是很多文博人的真實寫照。
前兩年有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非?;?,在網絡和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許多公眾被故宮文博人的專業和敬業的精神所感動。雖然我不是故宮人,但我為故宮的朋友同仁和自己感到自豪,這是為數不多的文博人的高光時刻,因為我們不僅是默默無聞、勤勤懇懇的為祖國的文化事業做貢獻,同時也是保護傳承了先祖幾千年的文化遺產。
真誠地希望多幾部此類的紀錄片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讓更多的人了解現在這些年輕富有個性化、憧憬詩與遠方卻又穩重靠譜的文博人。
- 本文選自高校人才網第四屆征文大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