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始建于1948年,前身為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1960年組建成立沈陽工業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獲批更名為沈陽理工大學,素有“兵工七子”之稱,是一所以工為主,理、管、文、經、法、藝相結合,具有鮮明國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發展方略
學校實施“特色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文化治校、質量固?!蔽宕蟀l展方略。以兵工特色凝練和強化學科優勢,豐富和完善育人體系,涵養和孕育兵工文化;靠政策引才、靠團隊育才,靠平臺用才;用開放的視野、開放的理念和開放的姿態實現資源互通,凸顯“一體兩翼”;著力打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以兵工精神為特質、以環境建設為載體的兵工文化;準確把握“四個服務”的深刻內涵,全面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與國家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定位和歷史使命同頻同步,始終堅持與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及服務軍工行業發展同向同行。
辦學特色
加強與國防軍工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服務國家軍民融合戰略和遼寧省軍工產業發展。以學校作為理事長單位的遼寧省兵工學會和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為平臺,加強與陸、海、空等各軍種及軍工企業的交流合作,促進軍地融合、軍民優質資源有機結合。
與俄羅斯、英國、波蘭、法國等國家的大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保持對俄合作的比較優勢,與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托木斯克國立大學、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等俄羅斯著名高校合作開展了中俄聯合培養2+2項目以及4+0全中國境內教學,頒發雙證的培養模式。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發揮好為行業企業在對俄學術交流、技術引進等方面的支撐作用,提升國際技術轉移能力;積極拓展與俄羅斯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辦學,發揮好全球先進孔子學院在國際教育中的助力作用,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